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 8 0 9年 5月 3 1 日, 交响乐与室内乐之父海顿在维也纳家中去世, 奥地利音乐家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 年轻的弦乐音乐家们为使尊敬的“ 海顿爷爷”的 8 0 多部室内乐作品发扬光大, 纷纷自发组成各种“ 室内乐重奏组” , 定期举办《海顿重奏作品音乐会》 。有位在音乐学校任教的小提琴家, 也邀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同行, 成立了家庭重奏组, 每晚定时排练“ 海顿弦乐四重奏” 。经过半年多的辛勤训练, 在多场四重奏演奏比赛中, 他们屡屡夺魁而名声大震。就在此时, 小提琴家因为考虑妻子即将生小孩而家中需要清静, 特地在孩子将要出生的前几天, 把重奏组暂时搬到了离家较远的大剧院去排练……
光阴如箭,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 小提琴家见儿子已能行走玩耍, 妻子也已健康如常,他又将四重奏组搬回家来排练。谁料, 在搬回家的第一天晚上, 重奏组按往常一样开始排演时, 出现了一件令人费解的新鲜事:当第一曲海顿的D大调《云雀四重奏》奏响, 四位音乐家同时惊奇地听到小提琴家的一岁多的儿子, 正跟随着音乐的进行, 天衣无缝地唱着旋律中云雀的鸣叫声! 而接着在演奏海顿《骑士四重奏》时, 坐在椅子上的孩子, 马上站了起来,随着音乐中马儿奔驰的节奏, 高兴地同步挥舞起双臂, 那种对此曲韵律的抑扬起伏胸有成竹的老练神态, 令在场的音乐家们无不心悦诚服。直到《骑士》的第一乐章奏完, 孩子舞动的手势也安然停住。
那么, 他是在哪里听熟这些重奏曲的呢 ? 要是在现代, 必然会有人说:“ 这孩子必定是通过家中的录音机播放录音而听熟的! ” 可是在当时, 留声机还没有问世(发明留声机的爱迪生, 到1 8 4 7 年才出生, 比这位男孩还小三十多岁), 更谈不上有录音机了。所以, 他绝不能象现代孩子那样, 可用录音机听音乐。后经在场人的共同回忆:在重奏组搬出去前的半年, 这里原来天天排练的, 就是海顿的重奏曲, 《云雀》和《 骑士》也在其中。大家还记得:当每天排练开始, 挺着大肚子的小提琴家夫人总是坐在音乐家们的对面, 听海顿的这些有趣的四重奏, 而且, 她最喜欢听的就是《云雀》和《骑士》 。不过这时的小男孩, 还在夫人的肚子里呢! 一位音乐家说:“ 我猜一定是这个小家伙, 当时在娘肚子里就能听到这些曲子, 并把它记在脑子里了” 。这句话, 倒使大家注意起小男孩的音乐能力来了, 于是, 重奏组的音乐家们立即对他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了测试, 居然发现他有超群的音乐记忆力、 绝对的固定音高听觉力, 以及对多声部进行中的和声、 复调分辨力。
随之, “ 音乐神童” 的名声便不胜而走 。喜出望外的音乐家父亲当即决定对儿子开始严格的专业音乐训练。 ……十年后, 这位音乐智能过人的孩子, 果然不负众望, 以少年钢琴家、 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的三重身份举办了自己的作品音乐会, 他用自己的小手在钢琴和小提琴上演奏自己作品时的惊人才艺, 受到了听众异常热烈的欢迎。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 揭开了人脑智能发展的奥秘。一个人的大脑发达程度 , 同人体中的那些智力感官(包括:听觉感官-耳、 视觉感官-目、 运动觉感官-手、 足和发声感官-喉等)的发育状态密不可分。其中的听觉感官-耳朵, 是婴儿最早发达的智力感官, 一般儿童在五岁时的听力, 已完全与成人一样。而在母体内正常孕育七个月的婴儿, 其听觉能力也已十分发达, 甚至可以通过母体的传递, 来倾听外界的音乐声。这一科学结论有力地揭开了上述故事中当年人们还很迷茫的那部分神秘的面纱──这位小男孩确有在娘肚子里听熟《云雀》和 《骑士》这两首曲子的可能。我们更可从这个音乐神童的故事中, 领悟到它与现今推崇的“ 音乐胎教” 的作用, 是何等地相似!
“ 音乐胎教” 是一种特定的现代智能训练手法, 它凭借婴儿听觉感官的早熟 , 在母体外播放音乐, 通过听觉来培养和发展未出生儿的智力。其开发音乐潜能的惊人效果, 多在1 -3岁就突出显露, 若能在婴儿出生后, 再不失时机地把握住音乐智力最佳开发期, 而予以正确扶植 , 则人类的音乐素质定将大面积提高, 优异的音乐人才也可及早发现而得以培养。
“ 音乐胎教” 比“ 母语施教” 进入要早 , 是开发智能的第一科目。
明确地说, “ 音乐胎教” 实际上是提前对幼儿进行的一种音乐熏陶方式, 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有重大影响, 所以要特别注重对其曲目的精心选用。一定要注意选用那些节奏明快、 旋律动听、 形象鲜明、 音色亮丽、 风格清新的富有音乐性和童趣的优秀曲目。其中不少格调高雅宜人的中外古典名曲应是首选之列, 但切切不可让节奏粗野狂暴、 音调怪异或悲愁伤感的音乐, 去伤害母体内幼小稚嫩的心灵。
人类之伟大, 在于能对自己未知领域进行不懈的科学开拓, 而这, 竟使音乐与医学从中结了缘 , 产生出崭新的结合体──“ 音乐治疗学” 和“ 音乐胎教学” 。时下, 年轻父母们用“ 音乐胎教” 方式, 来培养自己未来宝宝的聪明才智, 十分时兴 。这是现代化的进步。
音乐周报/2002年/1月/25日/第007版
音乐周报/2002年/1月/25日/第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