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胎教学, 但千百年来中外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胎教的作用,其观点主要见于哲学、医学、教育学、文学等著作中。我国秦汉时期的中医学著作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胎病”的论述;《管子》一书则阐述了 “精气”与生命起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立法者在考虑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时,要从根本抓起,“首先要注意的”便是婚配问题。他反对早婚及过晚生育,认为 “太年老的人和太年轻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并主张计划生育;他针对当时杀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暴弃婴儿,但又认为畸形或残疾者可以例外。西汉政治家贾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论证胎教问题的一位学者,在其所著《贾子新书》中有《胎教》篇专论胎教之道,认为胎教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国家兴亡,故要将胎教之道 “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我国隋唐时期,由于医学的蓬勃发展,大批医学家从医学角度介入对养胎和胎教的论证,开始褪去原始胎教说肤浅、荒诞的色彩,使胎教说的内涵得以丰富。宋代陈自明在其《女人大全良方》中又立“胎教论”专篇,告戒世人对于 《胎教》《产图》这类书不可看作是迂腐而不加信任。清代陈梦雷等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时,就把历代关于胎教学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列儿科分卷之首,予以强调。严复则是中国第一个从遗传生物学角度来认识中国古代胎教理论的思想家。
古代胎教内容之丰富可从以下方面窥豹一斑。首先,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孕妇的影响。譬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认为,孕妇的健康与其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古代学者朱震亨在 《格致馀论·慈幼论》中指出母亲与胎儿 “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故孕妇的心理健康亦有益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对于如何使孕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古人普遍认为应“目不观恶色,耳不听恶声, 口不出恶言”。其次,非常强调孕妇的饮食卫生,提倡 “饥饱适中”“不食邪味”! 意指犯忌食物及某些药物" “节嗜欲”! 意指戒烟戒酒" 等。亚里斯多德认为妇女怀孕后,应适当运动,注意营养,保持心灵的宁静,“因为子嗣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再次, 高度关注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认为胎儿 “禀质未定”“逐物变化”,因而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都会通过母亲波及婴儿,因此孕妇应 “居处简静”,即孕妇要有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孕妇休息,又能使胎儿避免噪音的刺激。古人还认为孕妇应“多听美音,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可见古代医学观与教育观的融合构成了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基础,许多思想已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胎教学说也掺杂着一些唯心主义的思想意识,许多认识来源于经验和主观臆想,因而有些观念诸如孕妇“食兔肉会导致胎儿兔唇”“食生姜会导致胎儿多指”等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我国胎教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前人胎教学说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因时代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而增强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清末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儿童公育的倡导者康有为在 《大同书·去家界为天民 人本院》中,提出建立孕妇休养院以施胎教的主张。他认为:“人生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也。”"他将胎教视为教育最基本的一环,还肯定了胎教是 “人种改良之计”。为了保证胎教的正确实施,康有为要求孕妇入院后,一切衣食住行都应由医生安排,有专门的女傅为其讲课,使孕妇学习 “人类公理”“育儿之法”等知识,还要为孕妇 “选取所看之画、所读之书, 注意交往的人, 使乐音不绝于耳”。但康有为的胎教思想仍然带有主观先验色彩,譬如将崎岖地形与人的相貌丑陋、性格古怪等视为因果, 过分地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并有种族歧视之意。
本世纪初,形形色色的教育思潮对世界学前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核心是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我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从对儿童深刻的爱出发,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 尽力的教育, 完全的解放”。其中 “健全的产生”即应交给孩子一个健全的身体,不要将自己精神上和体质上的弱点传给子女, 以免影响种族的发展。传统胎教思想在现代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展,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主张妊娠期房事有节防止流产,孕妇情志调适、心境平和,饮食平衡、确保营养,劳逸结合、锻炼适度,衣着宽松、注意风寒,行为端庄、修身养性。这些思想均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
当代胎教研究在对传统胎教思想进行深入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力争古为今用, 并积极探索新的胎教研究领域,以期挖掘人类潜能,寻求人口素质优化的新途径。当代胎教思想的重要突破是:认为可以对胎儿施加教育影响,例如:始创 “胎儿大学”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妇产科专家尼· 凡德卡认为,怀孕’ 个月起,孕妇就可以对胎儿进行教育,目的是使胎儿在机体和精神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他认为孕妇和丈夫一起参与胎教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夫妇感情, 而且对胎儿以后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为此,他设计了由父母亲及胎儿共同参与的运动、音乐和重语言三门课程。当代胎教还十分重庆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母婴进行多项指标的监测,这使胎教的实施更为科学。